1. 抗腐蚀添加剂技术
定义:通过化学添加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,隔离腐蚀性物质(如水分、酸性物质)。
关键事实:
- 主流添加剂:包括有机胺、磺酸钙、复合锂基(如NSK AS2润滑脂采用复合锂稠化剂。
- 环保趋势:新型添加剂向无重金属、低挥发性发展(如Henkel乐泰LB 8029使用全氟聚醚油。
- 争议:部分添加剂(如二硫化钼)可能加速微动腐蚀,需权衡极压性能与腐蚀风险。
数据:复合磺酸钙润滑脂(Whitmore Matrix)可耐受200℃高温,铜片腐蚀等级达1b(优于行业平均水平)。
2. 材料相容性与动态防锈测试
定义:润滑脂需与金属(铜、钢等)及密封材料(橡胶、塑料)兼容,避免电化学腐蚀。
关键事实:
- 铜腐蚀测试:GB/T 7326标准要求100℃下24小时无腐蚀(如NSK AS2通过测试。
- 动态测试趋势:EMCOR法(模拟水汽+机械运动)逐渐取代静态测试,更贴近实际工况(ISO 11007)。
- 争议:静态测试(如铜片腐蚀)无法反映动态工况下的长期防护效果。
案例:MOLYKOTE BR2 Plus润滑脂在动态EMCOR测试中达到0级(无锈蚀),适用于SMT贴片机导轨。
3. 环境适应性与极端工况挑战
定义:SMT设备常面临高温(贴片机局部>150℃)、高湿(PCB车间湿度>60%)和化学污染(助焊剂残留)。
关键事实:
- 高温稳定性:合成基础油(如全氟聚醚)的蒸发量需<0.5%(如KLUBER STABURAGS NBU12蒸发量0.4%。
- 抗污染设计:THK AFG润滑脂通过低离油度(<1%)防止污染物渗透。
- 争议:高粘度润滑脂可能增加摩擦阻力,需平衡防腐蚀性与能耗。
数据:半导体设备润滑脂(如NSK PS2)在盐雾测试中寿命超2000小时,远超普通产品(500小时)。
4. 行业标准与测试方法差异
定义:不同标准对“抗腐蚀性”的测试条件和判定规则存在差异。
关键事实:
- 主流标准:
- ASTM D1743(动态轴承防锈测试)
- GB/T 5018(静态潮湿环境测试)
- 国际差异:欧美标准更强调动态性能,中国标准侧重基础指标(酸值、铜片腐蚀)。
- 趋势:ISO 21469推动食品级润滑脂的腐蚀性统一认证。
争议:部分厂商通过“标准漏洞”美化数据(如静态测试合格但动态失效)。
5. 行业应用与新兴需求
定义:半导体、电子制造对润滑脂抗腐蚀性提出更高要求。
关键案例:
- 微型轴承防护:NSK LG2润滑脂用于无尘室,金属离子含量<10ppm,防止晶圆污染。
- 抗化学腐蚀:OMEGA 613润滑脂耐受助焊剂蒸汽,寿命提升3倍。
- 新兴挑战:5G设备微型化要求润滑脂在0.1mm间隙内长效防锈。

-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公司联系,电话:13580828702;